世俗与佛教的茶
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世俗与佛教的茶

世俗与佛教的茶

寺院日常生活中的茶汤资料没有总结好。不过讲各个寺院在古代怎么生产茶、怎么喝茶的论文不少。简单地说茶在寺院的日常生活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刚才也提到了,寺院里不能饮用酒精饮料,这样一来茶的地位变得更加高,利用的频率变得更加高。但是这些论文更多是历史角度的研究,也有一些茶文化爱好者的研究。这种研究数量不少,但是这些研究似乎反映不出寺院的饮茶究竟有怎么样特殊的地方。反过来说,其实跟我们日常的世俗社会的饮茶也没有很多的区别。

我现在组织的一些活动也同样有这个问题,如果严格限制在佛教里面征稿就会相对困难,而活动的名称是佛教茶文化又很难往外扩展。这样一来我觉得自己反而把自己的手脚束缚住了,佛教之外很多世俗的资料没有办法应用,没有办法名正言顺地研究世俗的东西,不利于对于佛教茶文化的理解。世俗的饮茶跟寺院的饮茶、茶叶种类原则上说还是一样的。也许寺院的饮茶有一些茶叶是师父自己加工的,包括今天也有一些说法,什么是禅茶?必须是师父加工的茶才是禅茶。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说法,其中很多的概念又都是一些企业、社会团体提出的,这样一来就变得很复杂。就我自己的感受来说,我有时候不太喜欢用“禅茶”这个词,“禅”这个概念更多的变成中国美学的一部分,禅不见得一定是寺院的,禅的美学已经成为一种美学的风格,因此我不太喜欢用“禅”这个字。有一次跟一个佛教研究者聊这个话题,他说佛教茶文化这个概念太大,禅这个概念小。我不是研究佛教的,我总觉得说到佛教就是师父、庙,范围很明确,但是我对自己的感觉没有自信,我也不知道这个概念究竟怎么用。尽管如此,我也只能按照我自己的想法来说这个事,所以还是佛教茶文化,因为我把这个范围限制的相当小了,就是佛教内部,这样更容易说事。


茶汤礼仪在佛教当中的应用,一个是人佛沟通的礼仪,二是僧侣间沟通的礼仪,还有僧俗之间沟通的礼仪。宗教学者的研究的确是跟我这种纯粹搞文献的研究不一样。我往往是就事论事,研究一大堆其实还是碎片化的。但是佛教学者研究就把这些碎片纳入到整个佛教系统里面去研究,对茶汤礼仪的定位,比我这种人所做的要完整、准确得多。

按照我的思路,首先从文献入手整理礼仪的应用状况。从历史上来看,人佛沟通的礼仪首先见于圆仁的《入唐求法巡礼行记》。茶圈在推测的时候,一般也会说“唐代建立起来”,根据所谓的《百丈清规》。事实上百丈怀海写的清规《禅门规式》现在已散失了,只有个别的部分可以零星看见。但是,在茶圈里面经常出现把《敕修百丈清规》和怀海写的《禅门规式》混淆起来的问题。这个推测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这样的错误,另一方面宋代的《禅苑清规》里面已经有这么完整的茶礼了,所以唐代也理所应当有吧?有的时候把“吧”去掉,就变成了“有”。这也是中国茶文化的研究的“特色”。在正规的史学研究和宗教学研究里面没有这个问题。


注:本文根据哲学家茶座第十三讲讲座录音整理,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,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。

Baidu
map